今年两会,董明珠提出建议案共7条,针对社会民生领域,董明珠提出《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非工资性收入个税征管力度的建议》《关于允许企业弹性安排法定节假日的建议》《关于尽快建立家电产品安全使用年限强制性标准的建议》。针对改善营商环境领域,董明珠提出《关于加大企业自主培养人才保护力度的建议》《关于尽快设立国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关于鼓励企业将更多税收返还投入自主研发的建议》。
其中较受外界关注的是“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建议,这也是董明珠近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
2018年以来,董明珠每年都建议提高个税起征点至10000元。在去年的两会上,董明珠表示,工薪阶层占比很高,个税“起征点”提到1万元,对工薪阶层是一个利好,而且现在国家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高个税起征点可切实提高居民实际收入水平,让群众有钱消费更是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内循环”的动力。
在《关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加大非工资性收入个税征管力度的建议》中,董明珠称,较低的个税起征点使企业涨薪时普通员工获利的部分远少于企业支出的成本,降低员工获得感且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资本性所得等征管相对较松,且存在部分高净值人群通过在不同收入类型个税之间、个税与企业所得税之间进行税收筹划或偷税漏税。
对此,她建议:1、提高个税起征点,完善阶梯税率。2、完善税收的监督机制,加大对非工资性收入的税收征管力度,创新税收监管机制,依托税收大数据精准分类监管,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等触犯税收公平性原则的事件,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共同富裕。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
推动开放开源形成工业互联网新优势
工业互联网发展是周云杰近年来长期关注的话题,此前他多次针对这一方向建言。今年两会,他提出了《关于推动开放开源形成我国工业互联网新优势的建议》和《关于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据悉,这是周云杰连续6年建言工业互联网。
周云杰认为,我国产业开放和技术开源的发展存在三大主要问题,制约着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问题一:产业开放度低,导致供需不匹配、不充分、不精准问题突出;问题二:技术开源生态建设起步晚、根基浅、生态弱,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问题三:产业供给能力对外依存度高,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基于这三个问题,他提出三方面的建议:打造以15家双跨平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工业互联网顶级开源社区;定向培育CAX、PLC等优质工业互联网开源项目;将开源技术和开源实训融入教育体系,推动开源人才培养。
针对以工业互联网赋能城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周云杰也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建议支持全国重点省份市先行先试,顶层统筹规划,以工业互联网构筑“数字经济”的产业底座,将工业互联网作为串联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脉络。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结合地方优势产业特点,汇集政府、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以及产业生态资源,打造城市级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政策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共建垂直行业平台,牵引上下游企业“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共享行业生态和资源;支持制造资源集聚程度高的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功能体系建设,推动园区企业规模化开展数字化升级,提升区域制造资源共享和协同水平。
全国人大代表雷军:
加快新能源车大功率快充设施建设
今年两会,雷军共提交了四份建议,其中有两份建议聚焦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在《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大功率快充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中,雷军表示,充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三五”期间,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在技术、标准、生态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公共充电桩中快充占比仅为四成,且快充功率普遍较低,导致充电速度慢、排队时间长、周转效率低等问题依然突出,较难满足广大用户的充电需求,难以适应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
因此,雷军提出三点建议,强化政策引领,统筹推进大功率快充网络规划布局;组建国家级创新合作平台,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加强建设服务保障,推动大功率充电基础设施普及。
另外,在《关于建设新能源汽车碳足迹核算体系的建议》中,雷军指出,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欧盟碳关税等贸易制度下,新能源汽车低碳发展已成为汽车工业全球竞争的关键胜负手,而完整、清晰、准确的碳足迹核算体系是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雷军表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碳足迹核算体系,支撑碳足迹精确管理、核算、认证以及核查,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双碳”目标的实现。为此,他建议,建立系统的碳足迹管理体系,全局指导新能源汽车产业低碳发展;制定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及方法;建立新能源汽车碳足迹行业数据平台;完善碳足迹认证、评级及激励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
应对2022数字安全元年新挑战
当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数字化的程度越高,安全挑战也就越大。以此为背景,周鸿祎两会提案以直面新问题、应对新挑战为核心,着眼于解决当下最迫切的安全问题。
周鸿祎建议将网络安全升级为数字安全,打造覆盖所有数字化场景的数字安全防范应急体系,包括应对工业互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以及云安全、数据安全、供应链安全等挑战。同时,他建议国家把数字安全纳入新基建,各地数字化建设之初便将安全考虑在内,并互联互通,调集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数字安全体系建设。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周鸿祎建议,借鉴汽车物理碰撞测试的手段,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字空间碰撞测试”长效机制,强制要求在我国销售的智能网联汽车通过“数字空间碰撞测试”。同时,他还建议汽车行业尽快搭建一套以汽车安全大脑为核心的智能网联汽车态势感知体系,帮助监管部门和车企实现汽车安全实时全程“可见、可控、可管”,确保上路的智能网联汽车始终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在开源软件安全和中小企业安全方面,周鸿祎建议加强对开源软件的代码审查,国内软件业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开源社区互动,不断提高话语权,建立影响力。鼓励第三方市场力量参与国内开源生态建设,尽快掌控开源软件资源应用的主动权。此外,他还提出鼓励和支持大企业以创新轻量化产品、SaaS(软件即服务)服务为抓手,消除中小微企业在认知、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差距,推动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李东生:
提升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今年两会,李东生带来多份建议。在《关于推动中国制造产业升级构建中国制造业全球产业链的建议》中,李东生认为,中国制造业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困境和发达国家的“创新围剿”等问题。
对于国内制造企业如何突破困境,加速走出去,李东生建议,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的国产化率,完善中国制造全产业链建设;“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完善中国制造产业链布局;开展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中国经济体量和庞大市场,帮助中国企业提升行业地位和国际竞争力。
在支持中国制造企业向高端升级方面,李东生还就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资本融资提出代表建议。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资本融资的支持力度,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支持体系,使其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全国政协委员王煜:
继续金融支持航空公司
作为民航业人士,王煜在《关于疫情期间延续降低航空公司融资成本的提案》中表示,受连续两年的新冠疫情冲击,民航业不堪重负,持续亏损。目前新的变异病毒肆虐,民航业还要遭受油价汇率波动、地缘政治、高铁竞争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叠加冲击,需要继续得到金融支持。
为此,他提出建议,在疫情持续反复的情况下,继续为航空公司提供纾困低息贷款等金融支持,确保航空公司的生存和飞行安全的投入。
他还建议,为航空公司提供3年期或5年期的中长期优惠利率贷款,帮助航司平稳度过疫情,推动行业和经济的复苏发展;以及建议扩大纾困贷款使用科目范围,例如可全部额度归还贷款,并可用于采购飞机或发动机。
全国人大代表李金波:
加强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
李金波为今年的两会准备了五项建议。在《关于加强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构建智能服务型社会助力居家养老政策的建议》中,李金波表示,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养老压力。
为此,他建议,结合城乡差异、因地制宜,制定家庭适老化改造标准,建立智能家居适老化改造示范区。他还建议,建立和完善“智能服务型社会组织”的管理机制,切实营造老年人智能生活有益环境,让老年人实实在在享受智能科技成果福祉、提升居家养老生活质量。鼓励和支持各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智能产品适老化设计标准、让更多智能产品变得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和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徐冠巨:
提升中国供应链效能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现代物流体系是实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证,产业链供应链是畅通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关键。
今年两会,徐冠巨继续关注物流行业。他认为,供应链效能提升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环节。他建议,加快发展融合型物流新基建,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提升中国供应链效能,促进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徐冠巨认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升供应链效能很关键。传化集团旗下传化智联20余年坚持打造一张传化货运网,通过解决方案+插座式连接,为制造业企业提供运力调度、整车/零担运输数字化运营、云仓运营、总部/平台结算、供应链金融等标准化、数字化的服务功能,并可为企业提供端到端全链条的供应链物流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王均金:
加快益生菌产业健康发展
在《关于加快我国益生菌产业健康发展的提案》中,王均金表示,未来我国益生菌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有以下困难: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益生菌研发不足、监管体系不利于益生菌发展、益生菌食品没有国家标准。
对此他建议,完善标准、分类指导和整合资源。在完善标准方面,王均金建议尽快制订益生菌食品分类、产品、检测标准;建议在标准上规定标签上标注“出厂检测活菌数”,通过规范、促进产业升级;加强事中事后检查;禁止和打击山寨产品使用“益生菌”等相关字样。在分类指导方面,他建议借鉴国外做法,允许将经过功能学评价并取得专利的益生菌标注功能。建议推进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管理改革,优化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的功能申称,探索注册审评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
支持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
今年两会,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助力双碳目标有效落地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在刘汉元看来,从消费端、减少碳排放、能源的投入产出、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等多个角度考量,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主力军。但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双碳目标落地。
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有效落地,刘汉元建议:一是建议支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其原料及产业链各环节生产能耗不纳入能耗总量考核;二是建议尽快完善相关规范标准,配套相应政策机制,加大扶持力度,引导电动汽车成为电网储能终端;三是建议提高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制造业零碳、低碳能源自给率。
全国政协委员丁磊:
搭建知识产权全球平台激发创新活力
本次两会,丁磊重点围绕新兴数字产业发展、民生热点痛点两大方向建言献策。
在《关于搭建全球知识产权数字交易平台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的提案》中,丁磊建议,由国家牵头搭建全球知识产权交易平台,针对文创IP、芯片、数字影音等重点知识产权领域,形成明码标价、按需收费、公平合理、售后完善的全球知识产权定价和交易体系,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力;加大对新型侵权盗版行为的惩处整改力度,建立侵权“黑名单”,维护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针对新能源电池原材料价格一年暴涨10倍、供需不平衡、回收利用效率低等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丁磊再次提交了《关于加速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提高我国新能源自主权的提案》。提案建议:充分发挥我国钠资源优势,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研发,解决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低等问题,提高我国新能源供给自主性;鼓励锂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再生利用,探索新能源汽车电池“以租代买”等模式,减少资源浪费。
而在《关于推动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培养提升全民医疗素养的提案》中,丁磊认为全民急救教育,要从校园抓起。他建议,将急救知识纳入素质教育教学与培养范畴,充分探索VR、AR等数字技术与校园急救科普的结合,将“边看边学”转化为“体验式教学”;通过上线权威的急救科普平台、加强急救培训专业师资力量的模块化培养,设立急救培训硬性指标等方式,为生命救援打开绿色通道。
此外,丁磊还在《关于强化电动车安全整治创造安全有序交通环境的提案》中建议:电动自行车出厂前可统一加装传感警报器,危险情况下自动鸣笛警示驾驶员及行人注意安全;针对经营性电动车,考虑推广装有“RFID电子车牌”芯片的专用号牌,联动城市交通智慧大脑,快速捕捉违法违规行为,提升执法效率。
全国人大代表姚劲波:
进一步减负增效,精准帮扶小微企
受新冠疫情、原材料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在经济新常态下小微企业生存发展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集中体现在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核心竞争力弱、向“专精特新”转型难等方面。因此,姚劲波提出《进一步减负增效,精准帮扶小微企业的建议》。
针对的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姚劲波建议,中央有关主管部门牵头,总结前期试点经验,对现有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和权限,打破政府部门间、银行企业间的“数据壁垒”,进一步扩大“银税互动”“银商合作”范围,解决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孤岛”问题。同时借助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继续深化供应链金融和普惠金融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科技—金融”的闭环。
针对小微企业普遍面临经营负担加重的问题。姚劲波表示,应继续发挥财税政策的导向和杠杆效应,加大减税降费规模和力度,通过科学评估实施有针对性的税费减免、缓交、免息或贴息政策。在政策上精准发力,进一步提高招聘和培训的补贴标准,并对小微企业普遍反映压力较大的房屋租金进行有针对的性的补贴。同时,进一步加强政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政府主导借助平台型企业的技术优势进一步规范代招市场,降低招工成本,形成“招培就”一体化良性闭环。
他还建议,进一步完善对小微企业的配套帮扶政策。继续加强对反垄断、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为小微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在企业发展上,可根据地方实际提供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品牌宣传推广、网络平台信息引流等服务。同时引导传统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在中高端消费、共享经济等领域寻找新机遇,创造出更多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在人才引进上,通过财政补贴、落户优先等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引导人才合理就业。
全国人大代表冷友斌:
将“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2020年,冷友斌关于东北黑土地耕地保护的建议曾一度引发诸多关注,今年,他又将带着聚焦耕地的建议参与两会。
冷友斌表示,从东北地区多地的实地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参与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土地效益低,种地不赚钱;黑土地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入大、难度大、见效慢;新一代农民的土地情结正在变淡。
在此背景下,冷友斌提出了调动各方面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积极性的多点建议。一方面,建议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打造全产业链模式,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在种养环节积极吸纳农户参与,让农民共享产业发展的成果,调动其参与土地保护的积极性。
其次,实施“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提升黑土地经济效益。即整合区域力量,在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围绕乳制品、大米、玉米、大豆等优势农产品,实施东北地域特色的“黑土地标志农产品”工程,打造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品牌,增强黑土地的经济价值。
此外,冷友斌还表示,可以从国家层面制定出台黑土地质量、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等相关标准,建立以黑土地保护为核心的全产业链质量标准体系。同时,加强对社会化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建立黑土地综合治理技术、社会化服务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推动黑土地综合治理技术在农户中的应用。
冷友斌最后还建议,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他指出,把“耕地肥沃”纳入乡村振兴指标体系之后,可将耕地质量纳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标。鼓励地方持续加大对耕地休耕轮作、新技术模式应用、发展种养循环农业、强化生态补偿修复等鼓励性和支持性政策的投入力度。
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武:
推广食品碳标签,构建低碳食品体系
在张学武看来,食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食品产业部分领域还存在结构不合理、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导致其成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行业,成为了人为气候变化的重要推动因素。有数据表明,食品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26%,并呈持续上升趋势。
“我国人口众多,食品需求巨大,中国食品工业是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首位产业,也是全球第一大食品产业。实现碳中和,未来我国食品产业实现低碳化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型仍任重而道远。”张学武称,食品产业是一个复杂、系统和庞大的工程,需要从食品产业的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出发,从畜牧业和渔业、农作物生产、土地占用和食品供应链四个维度着手,构建低碳食品体系。
为此,张学武提出了两条建议:第一,推广实施食品碳标签标识。以碳标签的形式向消费者呈现出清晰的量化指标,可以鼓励消费者选择营养均衡、低碳环保、环境友好的食品,即在健康饮食的基础上选择碳排放量较少的食品,从食品的最终服务对象入手,将市场调控作用与食品产业链的优化结合起来。建议国家出台政策,从鼓励企业采用食品碳标签标识入手,逐步推进,普及食品碳标签标识。第二,加强低碳食品知识的科学普及。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适当减少动物源食品,将有助于养成健康、营养的膳食习惯,有利于身体健康,同时也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人人践行“低碳生活”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式。低碳食品科学知识的普及,公众自觉践行,将为我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巨大的力量,让世界和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