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特汽车公司宣布成立一个全新的全球电池创新中心Ford Ion Park,携近二十年的动力电池研发经验,以加速动力电池组和电池单体技术的研发,以及未来的动力电池制造。另外还将投资1.85亿美元建设合作性学习实验室,开发和制造锂离子和固态车载动力电池单体和阵列,同时还将对从电池原料获取到回收的全价值链进行优化,将于2022年投入使用。
『福特工程师进行电池电压测试』
福特汽车公司首席产品及平台运营官唐浩泰(Hau Thai-Tang)表示,“对电池研发加大投入,将加速我们向用户普及更优质电动车的进程。”携近二十年的电池研发经验,福特汽车组建了一支150人规模的专家团队,汇集了电池技术开发、研究、制造、规划、采购、质量控制和财务等方面的精英,以帮助福特汽车加速在电池单体和电池组研发制造方面的进程。
全球电池创新中心团队还将与福特其它团队展开协作,如福特新的电池对标和测试实验室及福特客户服务部门的专家,以及主要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对电池全价值链的整合和创新机会,包括从电池原料获取到回收的所有环节。
唐浩泰表示:“为实现零碳排放,福特正在创造新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并对我们的电池开发和制造能力进行现代化升级,从而在内部更好地控制成本和生产条件,保质保量地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生产制造。”
全球电池创新中心团队已经开始开展工作。此外,福特汽车还斥资1.85亿美元在密歇根州东南部筹建一个合作性学习实验室,将专门用来开发、测试和制造车载动力电池单体和电池阵列,该实验室计划于明年晚些时候投入使用。
这个面积超过1.8万平米的世界级实验室将装备一系列用于电极、电池单体和电池阵列设计与制造的实验设备,并将使用世界领先的设备工艺来探索创新电池制造技术,这将使福特能够对采用新材料的突破性电池单体设计进行快速规模化,助力电池单体和电池组量产垂直整合。
『福特工程师正在电池对标和测试实验室内测试电池荷电状态(SOC)和电池单体的温度』
Anand Sankaran将出任全球电池创新中心的首任总监。作为一名在福特汽车工作了30年的行业专家,Sankaran在电池和电气化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专业经验:目前他担任福特电气化系统工程总监,曾于1999年获得亨利·福特技术奖,并在福特研究实验室长期从事电气化研究工作。他已将众多研发和技术创新成果应用在多款福特新能源车型中,包括获奖的第一代福特锐际混合动力车型、Mustang Mach-E先锋纯电SUV和F-150 混合动力皮卡。
此外,Sankaran拥有32项关于汽车动力电子和混合动力技术方面的美国专利,他还是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的成员。
全球电池创新中心团队将致力于为多样化的客户需求提供优化的电池解决方案——从日常通勤到极致性能表现,以及商用车运营需求。
全球电池创新中心的团队将根据不同的用户洞察来优化电池技术,从而满足卡车、SUV、商用车和租赁客户对车辆性能和能力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福特创造出独特的电池和技术,既能满足卡车客户对出色牵引和越野能力的要求,也要满足遍布全球的租赁客户对频繁启停路况中行驶效率的要求。
组建新的实验室支持全球电池创新中心的技术开发
在电池创新中心和合作性学习实验室之外,福特已于去年年底启用了电池对标和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室拥有150个电池测试箱和325个测试通道,投资达1亿美元,占地面积超过1.7万平米,现已完成了150多种电池单元的测试分析。通过快速测试和确定最佳的电池单体及化学成分,为福特日益丰富的电动车产品阵容提供最佳的动力选择,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2020年年底,福特在密歇根州艾伦帕克市成立电池对标和测试实验室 』
Sankaran表示:“一些汽车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电池行业,福特将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一道,充分发挥该实验室的作用,根据我们的产品和客户需求开发出不同的电池解决方案,并探索开发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解决方案,如固态电池。”
电池对标和测试实验室拥有电池单体和电池包测试室、测试台和基准设施,用于电池单体的设计验证、控制标定、电池包开发和使用不同化学成分的试验性电池包开发。该实验室可模拟量产电池组在极端天气情况和极端用车场景下的性能表现,从而加速在未来量产车型上的应用进程。
电气化优势逐渐显现
福特汽车在今年早些时候宣布,计划到2025年底前在电气化领域投入超过220亿美元,倾全力发展智能电动车,着力于优势领域、从旗下最受欢迎的明星车型品牌开始电气化征程。
在北美市场,福特Mustang Mach-E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此外,福特全顺纯电动版将在今年年底上市,F-150纯电动版将在2022年中期上市。在欧洲,福特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所有车型百分百纯电动。2024年之前,福特欧洲的商用车全系产品线将拥有零排放能力(纯电动或插电混动)。福特还将投资10亿美元在德国科隆建立一个新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从2023年开始为欧洲客户生产大批量的纯电动乘用车。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