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汽车圈最热门事件,当属特斯拉与拼多多之间的纠葛。
8月14日,特斯拉拒绝向拼多多团购车主交付汽车;次日特斯拉又发表声明称,拼多多平台此次团购活动构成转卖行为,特斯拉方面有权解除订单协议;8月17日,武汉被拒付准车主表示将起诉特斯拉。
一连串的戏剧性进展让吃瓜群众直呼精彩,同时也有人发问:特斯拉全款卖出了车、拼多多出钱但收获了用户好感、消费者用更低的价格购置了特斯拉车型,三赢的故事为何发展到了如此境地呢?
拼多多平台定位与特斯拉品牌调性相悖
若此次团购活动如拼多多预想般顺利,那么消费者和拼多多平台的确是赢家。前者以25.18万的价格购入了售价27.18万的特斯拉Model 3不用多提,后者则是获取了近10万人的购车意向,同时将特斯拉与拼多多进行了拼接,提升了自身平台定位,另一方面也加深了购车人群对于平台的粘度。
那么特斯拉算得上赢家吗?我个人认为是不算的。尽管特斯拉在此次团购活动中有销量产出,但相比于拼多多的收益,这份成绩单显然不合格。另一方面,明眼人都能看出特斯拉与拼多多两个品牌间具有不小的层次差距。
一个是全球最受瞩目的电动车品牌,以高科技、智能化闻名,一个是新兴电商平台,以“五环外”战略填补了淘宝、京东等遗落下的三四线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平台早期因伪劣产品被消费者诟病。站在特斯拉的角度来看,通过拼多多平台销售确实有拉低品牌调性的可能性。
当然特斯拉也不是第一个拒绝拼多多的人,此前化妆品界的BBA海蓝之谜、高新技术公司AMD、腾讯Switch等都表示过未在拼多多平台授权,汽车圈内凯迪拉克此前也痛斥拼多多五五折购车活动的产品是“翻新车、假货”,尽管此后通过各种手段让此事件翻页,但仍不难看出凯迪拉克对拼多多的不满。
种种案例都可表明,拼多多平台的很多高端产品并未经过官方授权,而未授权即在平台销售,颇有捆绑营销的嫌疑。捆绑营销很常见,后起之秀想超越同领域的大山,通常都会拉出前者进行捆绑营销。电商里有京东“淘不到好东西不如来京东”碰瓷淘宝,车圈里也有小鹏汽车“鹏友拒绝做Model”对标特斯拉。
因此对于此次事件拼多多为消费者谋福利这一说辞,我更愿意说是拼多多花钱做了一次营销,就效果而言,十分成功,但可惜特斯拉并不买账。
野蛮补贴冲击稳定价格体系的危害
另一方面,任由拼多多的价格补贴入局,对于特斯拉价格体系的影响也十分严重。稳定的价格体系究竟有多重要?我们分几个角度来看。
首先对于厂商来讲,随意放低入门门槛、降价是对自身品牌的损害。很简单的例子,前几年因为奥迪A3入门价低,业界便有奥迪不配和奔驰宝马并列为BBA的说法;同理保时捷推出卡宴、Macan后,它的超跑品牌调性也有降低;二线豪华凯迪拉克不断降价,也让懂行的人低看一眼。
其次,稳定的价格体系是对经销商的保护。消费者更乐意低价购买产品是不争的事实,拼多多之类电商平台若恶意压价,消费者自然不会到线下实体店购买,而显然线下实体店的运营成本要比电商平台高得多,比价自然是电商占优,若电商恶意压价,实体店的利润空间便会被无限压缩,严重者或有倒闭可能。(特斯拉目前为直销模式,这一点对本次事件没有影响)
最后对于消费者而言,稳定的价格也是重要的。试想,我们昨天刚买车,今天它就降价1万,我们心里会好受吗?正是如此,稳定的价格是对已购买消费者的承诺,它确保了商品价值的稳定,也保证了后续二手出售有一个稳定的价格。
拼多多此次补贴2万元看似没有对特斯拉的价格造成影响,但实则给了消费者一个能用25.18万元买下Model 3的印象,对于特斯拉而言这或许是难以接受的。
写在最后:站在特斯拉的角度,我能为它拒绝拼多多补贴找到理由,站在消费者角度,我可以感受到能低价购入但未能成功的失落,但我唯独不能站在拼多多的角度认为它属于受害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