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混动车型,一般分为以丰田本田为代表的油电混动和可以外接充电的插电混动车型,不过谈到最近上市的比亚迪秦PLUS DM-i(配置|询价)(以下简称比亚迪秦PLUS),它却打破了我们以往的认知。
虽然比亚迪秦PLUS是一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但官方给出的“亏电状态下3.8L百公里油耗”着实让人大吃一惊,要知道这样的数据已经达到了油电混动车型的水平。因此我们找来了一位老将——丰田雷凌(配置|询价)双擎,比亚迪的秦PLUS作为一款踢馆选手,能否对老将发起挑战呢?一起来看一下。
“外观”
比亚迪秦PLUS的到来进一步壮大了“秦”家族的产品线,并成为了定位最高的“秦”系列产品。新车外观方面犹如一台缩小版的比亚迪汉DM(配置|询价),因此整体高级感还是相当不错的,大尺寸六边形中网营造了尤为霸气的视觉效果,“箭羽”造型的LED大灯成为了点睛之笔。
秦PLUS侧面紧凑的车身不如汉DM那般流畅优雅,而且轮廓与秦Pro比较相似,没有太多的新鲜感。不过尾部设计比较出彩,不仅采用了辨识度极高的贯穿式尾灯,并且点亮后两侧还有龙爪的样式,搭配最新设计的“Build Your Dreams”尾标显得颇为时尚。
如今的新车都讲究一个年轻化,新款丰田雷凌也不例外,即便是主打经济性的雷凌双擎,外观方面同样走起了动感路线。就拿这款运动版的雷凌双擎来看,车头犀利的灯组通过中央的黑色饰板连为一体,中网用了蜂窝状的结构进行修饰,散发出的攻击性不言而喻。
侧面17英寸的多辐式轮圈是点睛之笔,为整车的下盘注入了很强的力量感,短小的车尾相当紧凑,虽然没有采用秦PLUS上的溜背式车身,但视觉效果依然运动。尾部相对来说稍显平淡,远不如车头那般富有冲击力,而且灯组的精致度也有所欠缺。
尺寸方面,秦PLUS不出意外的全面领先,这也是自主品牌一贯的优势所在,当然,雷凌双擎的数据放在同级别车型中也并不算差,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
“内饰”
进入车内,先来看秦PLUS,它完美继承了比亚迪家族式设计,不仅质感比较优秀,而且充满了新能源的前卫气息。环抱式座舱设计配合一体式座椅营造了不错的档次感,无论是按键材质,还是皮质的运用都显得十分精致,展现了秦PLUS扎实的做工用料。
虽然全液晶仪表尺寸不大,但信息足够丰富,并且造型很前卫。悬浮式12.8英寸可旋转的中控屏也见怪不怪了,其内置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简单点说,基本上就是把一块平板电脑搬到了车内,各种功能应有尽有。
雷凌双擎的车内设计我想大家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它采用了明显的家用车风格,整体视觉效果并没有多么出色和夺目。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雷凌双擎科技版车型与其他车型都不太一样,科技版车型配备了独有的12.1英寸中控屏和7英寸液晶仪表,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科技感满满,其他车型配备的则是8英寸或9英寸中控屏以及4.2英寸液晶仪表。
“动力”
动力系统是比亚迪秦PLUS的一大卖点,它搭载的是由骁云-插混专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EHS机电耦合单元+高容量电池组成的插混系统,这台1.5L发动机热效率可达43.04%,并且还具备阿特金森循环、15.5:1高压缩比、EGR废气再循环系统以及分体冷却等技术。参数方面,1.5L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10马力,峰值扭矩为135牛·米。
另外,秦PLUS提供纯电续航为55km和120km两个版本,而且官方表示,55km续航版车型满油满电的情况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180km,120km版本车型综合续航里程可达1245km,两者的亏电油耗均为3.8L/100km。
雷凌双擎的动力系统就比较熟悉了,它依然搭载1.8L阿特金森循环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与前后双电动机相结合的混动系统,发动机最大功率72千瓦(98马力)、峰值扭矩142牛·米,电机总功率53千瓦,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122马力,传动系统与之匹配的是一台E-CVT无级变速箱。
“配置对比及选购”
从指导价上来看,其实雷凌双擎还是要比秦PLUS高出半个级别的,不过考虑到目前雷凌双擎大概有1.5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因此两款车的裸车价格就基本一致了。我们选择了两款价格比较接近的车型做对比,分别是秦PLUS DM-i 120KM尊贵型和雷凌双擎1.8H E-CVT豪华版。
对比之下可以明显看出,两款车型注重的配置方向有所差异,雷凌双擎全系标配8个安全气囊以及L2级驾驶辅助系统,而秦PLUS则在科技配置上更胜一筹。因此对于这两款车型,我的建议是,比亚迪秦PLUS有能力的话尽量加钱上高配或顶配,很多实用性的功能才能更好的呈现,至于雷凌双擎,其实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中配车型就可以满足需求,而且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结语:总的来看,两款车在配置方面其实拉不开太大差距,那么作为自主品牌的比亚迪秦PLUS为何还有勇气与合资品牌处于同一价位呢?首先它不仅尺寸更大、时尚感更强,而且秦PLUS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能上新能源的牌照并且免购置税。当然了,与丰田成熟的混动系统相比,比亚迪这套全新的技术在耐用性以及稳定性方面依然需要时间的验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