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化这件事上,日产本来是个先行者,旗下的Leaf曾经是全球多个地区最畅销的纯电动车,但随着纯电市场的飞速发展,Leaf的光环被逐渐掩盖,在节能减排这件事上,日产需要向着多个方向开枝散叶。
e-POWER的诞生背景大致如此,当然还有些比较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主要竞争对手丰田和本田在混动车型上的发展风生水起,令日产必须做出改变。所以我们才会见到眼前这台试驾车——e-POWER。在试驾之前,我们就已经发出微博投票征集大家的问题,按照大家的关心程度,我们对几个问题点分别进行了主要体验,以下是简短回答:
1、e-POWER:与丰田THS、本田i-MMD一样,e-POWER就是日产的混动系统,只不过它的技术方案比i-MMD还简单明了、还四两拨千斤——增程式。1.2L自然吸气三缸发动机只负责发电,驱动工作全部交给电动机,再配上超小容量电池,尽量减小对轩逸原车的结构改动,该省的油也都省下了!
2、小电池:容量超小不到2度电,但完全胜任这个驱动能量源的岗位,因为发动机的介入频次非常高,有时怠速状态下会以3秒钟为一个周期进行工作和休息,所以电池不搞笑,发动机有点搞笑。(可称之为“敷衍型”充电法……)
3、动力:这个问题就有点“侮辱”人了,100kW、300N·m的电机放在个A级车上(而且没有大电池包),还用担心动力吗?只不过极限加速能力上体会不到300这个数字,而且差的挺远。但我依然要说,连贯、及时、线性、平顺的动力配上轩逸这“薄皮大馅”的质感简直一绝!
4、驾驶:很明显,它开起来就是一台电车,这跟丰田THS的区别还是挺大的,除了动力更好、更顺意外,NVH表现也更好。发动机介入动作只在低速、怠速状态中能被察觉,震动不大,噪音更小,地板油时都很克制!
5、特点:e-POWER的特点就是简单明了,没有行星齿轮、离合器那些乱七八糟的部门,成本低、技术简易,对原本车身结构布局改动小。该实现的动力提升油耗降低NVH优化三个目标也都达成,还要啥自行车?
6、买哪个:差价2万买1.6L轩逸还是e-POWER,单纯算成本的话,e-POWER靠省油省出2万块钱得十几万公里之后了,何必呢?e-POWER的一大价值在于动力性能的提升,不只在于能耗。
7、网友问电动总成坏了更换得花多少钱:不知道。但这车官方质保5年15万公里……
8、网友问和卡罗拉混动比有啥优点:动力更足、更平顺,发动机噪音更低,且差别明显!当然,e-POWER不如卡罗拉的地方在于底盘,TNGA对驾驶和舒适都有更好的理解吧~
下面,我们就按顺序来展开说一说,这辆e-POWER的真实表现。
动力体验
e-POWER系统的首发年份是2016年,如今摆在我们眼前的已经是第二代系统了,在电机功率及集成度方面都有所精进。相比丰田、本田,它的技术路线更简单,不用复杂的行星齿轮机构或者保留发动机用来驱动车轮的离合器,单纯地就是让油发电,让电驱动。
如果要更深层次探究,可以大致推测出日产的初衷就是要尽量简化结构,通过最简单、最低成本的方式把油省下来。包括小容量电池的应用,对比理想ONE、岚图FREE这种能充电的技术方案,e-POWER完全不接受充电枪的补能方式,这样就可以减小电池体积、减小对车重的影响。
结果就打造了这样一个,实时靠电跑,又反复需要发电的车。
不过,无论技术原理怎样,我们只关注体验就好。动力系统的加速能力是轩逸1.6L版本无法比拟的。电动机的加速响应和中低速时的加速力道都非常讨人欢心,与绝大对数电机一样,它的加速是机敏和悄无声息的,连贯、及时、线性、平顺,内燃机+变速箱搭配无论拥有多么惊觉的调教手段,都无法比肩。
不过,300N·m的扭矩数字有点文不对题,在体感上的加速G值并没有那么强大,而且它的官方0-100km/h的加速时间也要9.8秒,极限加速能力并不很强。
但它足够安静,发动机的介入动作基本只在车辆静止状态下才会有明确感知,包括座椅的一点震动和渗入车厢的一点噪音,在加速状态下,不管多用力踩下油门,发动机都不会像丰田那样干吼,全速段的噪音控制都非常得体。我觉得这也是轻快感的一大来源,整套动力系统显得足够轻松。
至于工作模式,其实跟所有增程式车型一样,有电时用电,电不够时发动机加入,电不够的工况包含电量不足和输出功率不足两种,不管是哪种,发动机都会迅速启动。不同的是,由于电池容量等原因,会导致发动机非常频繁地介入,幸好动静小,开一段路之后也就不再注意它了。
总之,动力方案上,e-POWER有特点,又有日系车型一贯的克制与保守!最终结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用最简单的“招式”,获得了比丰田更优秀的体验,同时最终的节能减排目的也实现了。
底盘依旧很家用
e-POWER方案在解决动力的同时,还做到了不影响底盘,这可能是市面上唯一一个动力像电车,底盘又很“油车”的选手。电车的底盘往往是厚重的甚至是累赘的,而e-POWER恰恰相反,这个底盘与轩逸别无二致,最大的特点是轻盈简单。
大小震动的修饰都不太多,化解能力也稍显一般,尤其是面对比较大的震动时,车内受到的冲击还是比较强烈的,单纯评价动态舒适性,这个底盘是打不过TNGA的,甚至也包括驾驶动态的响应上。
ProPILOT值得一说
辅助驾驶倒是值得拿来一说,我们试驾的顶配车型拥有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和车道保持功能,能够实现L2辅助驾驶,在封闭道路上,我进行了几十公里的体验,确实能够长时间保持稳定开启,加减速力道、车道识别能力及转弯顺滑程度都很稳,与市面上最先进的选手也没有太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前车加塞并线动作能够被及早捕捉到!
一套能够长时间稳定开启的L2辅助驾驶,匹配上电车的加减速质感,就是这台e-POWER在动态环节给我的最大惊喜,确实要高于预期。
内外设计简单说
外观方面没必要多讲,虽然这台车的官方名称叫做日产e-POWER,没有轩逸二字,但大家都知道这就是一台“轩逸增程版”,只不过官方想给它一个新的定义,也为后续更多的e-POWER车型铺路。所以在外观层面,轩逸的设计语言完全复制到了这台车上,只是多了几个新的贴标而已。
内饰的变化要大一些,轩逸内饰最抓眼球的三圆形出风口不见了,换成了更节省空间的横条样式,以节省出更多的空间装上一块更大的悬浮式屏幕。这块屏幕的尺寸达到了12.3寸,带有4G网络,也能够通过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等功能,进步还是挺明显的。
中央通道处换上了全新的电子换挡机构,操作方式并无特别,按住解锁键前后推拉而已,但观感和手感都比较像个小鼠标,挺特别的。其余新增按钮与驾驶模式相关,除了风格上的转变,还能选择纯电或强制充电模式。
总结:在试驾之前,我以为e-POWER的主题是节能,但试驾之后才发现最大的优势竟然是动力,所以这台车如果让我来写推荐理由的话,省油只能排在第二位,电动车的驾驶体验才是最值得深度接触的,轩逸是绝对的大众情人,作为家用车既无亮点也无缺陷,但e-POWER的特点鲜明,在20万以内,这种特点可能是难以找出第二份的,至少目前是这样。
(责编:曹筱坤)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