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身边买电动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了,朋友圈晒车也就跟着泛起阵阵绿光。照片的评论区则是既有摇号届老炮儿(久摇不中)的羡艳,又有燃油党留下一堆小表情笑而不语。而这份笑而不语到了冬天尤为意味深长:没事,我就是看看你车续航。
呵呵,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作为一直关注电动车的老编,我见证了部分电动车厂家拿60km/h等速续航糊弄手持电标的“苦逼”上帝,也见证了十八路媒体撸起袖子怒测实际续航的盛况。
如今,各项标准逐渐深入人心,五百公里快成起步水平了,“续航测试”这个传统艺能还有必要吗?
窃以为是有的。
毕竟新晋新能源车主越来越多,他们接受冬天毒打时哀号遍野的情景令人目不忍视,而每次面对服务区大爷好奇的眼神更是不忍拒绝。
“小伙子,你这车冬天能跑多少?”
所以,裹紧羽绒服继续跑起来,哪里有新车,哪里就有的我们。相信每次测试都会伴随着一波概念和认知的普及。
以上为新浪汽车第一期(争取不是最后一期)电动车北京冬季续航测试的前言。
本期车型,特斯拉Model 3 (配置 | 询价)。
测试车辆这是一辆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装配了由宁德时代提供的电池,电池容量161.2Ah。车辆里程表仅有144km,2020年12月制造,是一辆绝对的新车。
车辆充满电后表显续航为420km。值得一提的是,国产版Model 3表显续航都采用了EPA标定方式,但特斯拉官网描述采用的则是NEDC的标准,该版本对应续航为468km。
测试车辆黑内黑外气质独特。有多独特呢,晚上我拿到车后去充电,黑到拍照都差点对不上焦。不过白天看上去倒是颇有冷峻小生的气质。
测试标准由于用车环境和场景千差万别,任何测试都不可能做到全覆盖。另一个角度讲,每次续航测试,只要有明确的测试标准与解释,就都具有其参考意义。因此壮士若真能找到可以全程60km/h匀速的开放场地,我也会敬你是条汉子。
由于此次测试主要是为了检验冬季用车环境对续航的影响,因此并没有采取将电池完全跑干的光电测试,因此提前设定了路线,预计测试完成时电量会有少量剩余。
测试过程中,车辆加速模式为标准,停止模式设定为缓行。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版本中,特斯拉取消了对能量回收的调节。
空调全程设定为23度,风速2档,座椅加热设定为2档。
乘员方面,由于同事临时接到其他任务,原定“两名成年男性”的驾乘人员就只剩下了“一名成年男性”,即身高173cm体重125kg的我。
后备箱也仅有一个背包和部分拍摄器材,几乎是最为轻松的载重。此外,测试车辆胎压为2.7bar,略高于平时的设定。
为平衡驾驶员驾驶风格的影响,约40%的路程开启了AutoPilot巡航功能。
测试时间为北京上午十点至下午三点(休息时间车辆空调关闭),途经各区的户外温度基本为2-3℃之间。
此外,由于车辆在测试前一天晚上拿到,我们还临时增加了一个测试项目:即车辆在户外静置一晚的续航衰减。
当晚户外停车场温度在0℃到-5℃之间,第二天查看时表显续航衰减约十二公里。
测试路线从位于东五环附近的将府公园停车场出发,经东五环上京承高速,在酸枣岭桥进入北六环,继而绕六环一圈,再由酸枣岭桥出六环,原路返回起点附近的某国家电网充电站。
各段路程长度及限速为:
起点至京承高速前:约19公里,限速60-90km/h
京承高速段:约14公里,限速120km/h六环路:约187公里,限速80-100km/h(西六环部分路段限速80km/h)由六环路驶出后,回程路线与去程基本相同。
测试结果此次测试实际行驶里程为253.2km,表显续航里程剩余21km,平均电耗167Wh/km。
测试路段总行驶时间202分,整体平均时速为75km/h。数据如下:
在本次测试条件下,此版本的特斯拉Model 3充满电实际可行驶里程约为265km-275km(是否算入静置衰减),如按NEDC标称的468km续航来算,此次冬季测试的续航里程的衰减率约在42%-44%之间。相比于其他季节,续航的衰减的确相当严重。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测试为连续测试,在日常非连续的使用情况下,每次车辆启动加热、在气温较低的室外停放都会使续航受到影响,因此充满一次实际的总续航可能会低于此测试数值。
而根据车辆载重、空调温度、路况、天气、胎压等条件的不同,续航结果也会有些许差别。
虽然不断发展的技术让电池包越做越大、能量密度越来越高,但目前锂电池电动车仍逃不过低温这个天敌。一方面体现在低温对电池充放电速率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暖风空调依赖动力电池供电而产生额外能耗。而这种影响在更加寒冷地区如我国东北也更为夸张。
车企面对这一问题也想了不少办法,例如热泵空调,例如电池保温系统,甚至电动车上挂个小油箱。
而在日常用车中,车主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续航衰减,比如有条件的尽量不让车在室外过夜,合理使用空调和座椅加热,温柔驾驶,调整胎压,勤充电等。
后续我们(也许)还会继续推出冬季续航测试系列,小伙伴们如有感兴趣的车型或测试方向,也欢迎留言反馈给。下期再见!
(责编:刘博)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