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DiLink3.0智能网联系统,经历了第三次迭代,系统在UI设计、以及功能性方面相有很大提升,特别是NFC手机钥匙功能的加入以及远程操控功能的丰富,更是解决了用户的众多痛点。
事实上,乘着诸多技术普及的风潮,汽车方方面面都在讲求智能。这个一天听八遍的词已算不上新鲜甚至有点“疲”。但不可否认,很多伴随着质疑的功能在经过不断完善适配后,被使用的频率在迅速上升,看来一边嫌弃脸一边内心呐喊“真香”的定律在汽车上同样适用。
尝到“甜头”后,汽车行业与科技、互联网就再也分不开了。气质和产品上也相互感染,比如比亚迪的DiLink系统,从2018年的首次亮相到后来的DiLink2.0,再到如今的3.0版本。
“快速迭代”在车机上的应用
至于为什么要快速迭代,当然不是为了炫耀“我们能OTA”,也不是强行制造新鲜感。说白了让各种功能上车对主机厂来说没什么技术难度,而在“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各种功能简单堆叠也不会有太高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车机想要更好地服务出行生活必须做好加减法,功能丰富的同时做到高效顺畅不冗杂。
DiLink3.0的发布会上,比亚迪产品规划及汽车新技术研究院杨冬生院长表示,开放生态和用户体验是这套车机系统的基本原则。
比亚迪也一直在强调平台的开放与生态,因此很多供应商愿意参与到比亚迪DiLink这个生态里来,比如科大讯飞和百度,都愿意与比亚迪进行合作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在基于用户的需求、基于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比亚迪也与众多供应商一同细化智能系统的规划,探讨打磨产品。
DiUI平台是什么?
DiLink3.0首先搭载了比亚迪汉上面。如果说王朝系列的汉是准备大杀四方的比亚迪练就的一套硬桥硬马的外功,DiLink3.0则是一套独家内功。
看家的旋转大屏还在,尺寸得到进一步升级,达到了15.6英寸,跟我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不分伯仲。1080P的分辨率,5.9mm的窄边设计让整体质感有了不小的提升。“车内平板”的称号可以甩掉了。
此次更新的一大重点是新增了DiUI平台,将之前的四大平台升级为五大能力平台。动态HMI界面设计;图标重新设计,更有辨识度;内置近30款免费个性化主题,自定义皮肤、切换风格啥的都没问题。种种更新让这套车机系统更加完整和独立,而不是对安卓系统的简单开发和移植。
此外,DiLink3.0还首次将“负一屏”的概念带上了汽车。除了包含了账号信息、消息通知、智能管家和商城应用等信息,负一屏还可以直观显示车况检测结果和驾驶员行为分析提示,让车主随时掌握整车情况和自身驾驶状况。
新增了哪些新功能?
在功能上,新的系统又有哪些关键升级?
DiLink3.0也支持支持NFC手机钥匙了。和主流NFC手机钥匙一样,车主需要通过手机APP激活此功能,之后用手机靠近驾驶员一侧的外后视镜,即可解锁车门、启动车辆,锁车时也是同样的操作流程。手机熄屏或关机状态使用、多部手机授权等也都能实现。华为、OPPO、VIVO、小米、一加等主流手机品牌皆可适配。
同时,通过手机APP远程遥控车辆也能够实现了,包括车门解锁、打开空调、检测车辆、遥控车辆等。而这也让用户进一步摆脱了对钥匙的依赖(之前遥控车辆还只能通过车钥匙实现)。
比亚迪在新系统中还推出了“千里眼功能”,名字听上去略显夸张但也算比较形象: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打开车内和车前后的摄像头,以应对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查看忘在车里的东西,比如拯救强迫症重度患者。
通过手机远程控制的功能,快递到车也成了可能。当不方便签收时,后备箱可以成为快递柜,用户远程打开后备箱,让快递员将快递放到车中。
新冠疫情唤醒了人们的防范意识也唤醒了众车企的“脑洞”,汽车口罩、紫外线高温甚至中药香氛都被整到了车上。此次DiLink3.0也新增加了“巴氏消毒法”的高温消杀功能。在车内无人时,你可以通过比亚迪云服务App开启空调高温内循环模式,以60℃的出风口温度持续对车内空气进行60-70分钟的高温消杀。
比亚迪还为DiLink3.0搭载了全新一代K歌系统,内置人声处理DSP芯片,采用UHF无线通讯频道,高度开放的系统可以兼容主流安卓K歌APP。
我一直以为车内K歌是一个低频且略显尴尬的需求,直到看到比亚迪之前的一项三方应用下载统计,K歌竟然排到了第三,仅次于听歌和看视频。
更开放的生态,更多的连接点
伴随着诸多看法和观点,比亚迪DiLink系统一路走到了3.0。如果说之前车机市场还在大量技术、功能和需求的涌入中处于混沌状态,如今,各家的思路和想法已经趋向明晰了,不同的道路也走出了不同的特点。
比亚迪的DiLink系统一直坚持了开放生态和用户体验两大原则。激进的态度会产生风险,但也使比亚迪在向周边生态、社区以及更多使用场景的延伸上获得了更大的优势。
而值得庆幸的是,比亚迪的每次重大更新基本都能追赶潮流和用户核心需求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没有失控。
在软件愈发成为汽车重要竞争力的今天,生态开放、更懂中国用户需求的DiLink会面临更复杂的使用场景,更加多样化的需求。
当然,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比亚迪DiLink更大的野心。
(责编:张靖)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