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当前汽车业的情形来看,造车已经不仅仅是汽车企业的事了,而是成了各个行业的事情。房地产、互联网、手机、电池、家电等等,各个行业的顶尖企业一窝蜂地涌进了汽车界,纷纷做起了造车梦。
目前,智能电动汽车业已经迎来了众多重量级跨界造车玩家,苹果、小米、百度、富士康、宁德时代等纷纷入场。3月30日,科技企业小米也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正式踏上造车之路。
各行业巨头跑步入场
“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我将亲自带队,相信总有一天小米汽车会成功。”3月30日晚间,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上动情地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雷军在发布会上透露,小米是从2021年1月15日开始调研造车的,雷军表示愿赌上人生所有声誉,干年轻人第一款智能汽车。
就在小米宣布入局汽车行业之前的2021年1月11日,百度官宣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将和战略合作伙伴吉利控股集团共同组建一家新的汽车公司。
今年2月份,富士康表示正与吉利、法拉第未来(FF)探讨电动汽车方面的合作事宜。此前在1月份,富士康才刚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
而从2020年底,就有消息传出称苹果将要造车,称和大、贸联-KY、和勤、富田等汽车零部件企业都已经接到了苹果公司的备货要求。因苹果在科技领域的地位,使得其被众多传统车企视为强有力的潜在竞争对手。
同样在去年年底,长安汽车宣布将携手宁德时代和华为打造一个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科大讯飞与广汽集团成立星河智联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此前阿里巴巴也宣布联手上汽集团共同造车,并发布了其高端汽车品牌——“智己汽车”。
而更早之前的2018年,恒大汽车跨入造车行列,不到2年时间,便在先进整车制造、动力总成、动力电池及智慧充电等各关键领域实现全产业链布局。
越来越多的跨界玩家切入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在让这条赛道变得拥挤的同时,也证明了各行业对智能电动汽车前景的看好。
抢占电动智能汽车新赛道
难道造车真的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让全世界各大企业巨头争先恐后地入局?是否真如雷军曾说的: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
业内观点认为,伴随着汽车工业技术的进步,以及国人对于汽车需求的水涨船高,智能汽车产业俨然成为值得顶尖企业一搏的新风口。
“新能源智能汽车可能代表着未来,在智能物联时代,汽车正在成为家庭之外的第二大应用场景。对于参赛者而言,这是一个拥有无限潜力的行业。如果错过了时机,未来将丧失巨大的入口渠道。”业内人士指出。
目前,中国和欧洲的监管制度对电动汽车市场来说均为利好,同时,随着电池成本的不断下降,智能化电动汽车的普及使用程度将越来越高。
虽然新冠疫情给2020年的全球汽车市场造成了巨大冲击,但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所展现的爆发力和发展潜力超市场预期。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逆势增长超43%,达324万辆。而根据中汽协的数据,2020年全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中汽协指出,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增至180万辆,同比增长40%。
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中国的智能造车领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20年11月,工业部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大家都在争抢下一个时代交互的入口。汽车很有可能在未来十年之内会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代非常重要的移动终端。”长城汽车智能驾驶负责人、毫末智行董事长张凯曾明确指出。
诱人的市场前景,庞大的潜在客户群体,再加上各国政府巨额财政补贴,使得各路资本蠢蠢欲动,以各种方式杀入汽车领域,迅速布局以抢占先机。
资本的豪门盛宴
当然,所有资本都是逐利的,除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各种利好政策,更让他们热血沸腾的是那些值得借鉴的成功案例。特斯拉的光环效应,让资本市场看到了财富迅速崛起的神话。2020年,特斯拉市值涨幅近7倍,市值从百亿增至8000亿美元,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蔚来最高股价涨幅达14倍;小鹏和理想市值与IPO时相比最高涨幅达300%。一飞冲天的市值时时刺激着资本的神经。
小米造车的消息传出后直接导致了其股价的飙升。2月19日当天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了6.42%至30.65港元/股,市值增至7722.8亿港元。
而从百度首次传出造车消息至官方正式宣布,仅仅一个月时间,百度股价就上涨了67%,达到800亿美元。
但其实造车不仅烧钱,还需要时间的积累。进入汽车行业,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钱,没有百亿美元,根本无法造汽车。恒大汽车在日前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累计总投入474亿元,在整车研发设计、动力电池、自动驾驶及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投入为249亿元。
当然,只有钱还远远不够,还得承受巨大的风险,得冒着这些钱打水漂的风险。能够活下来的蔚来、小鹏和理想,无一不是几经生死。
可以预见,汽车的电动化智能化已经成了未来的发展趋势,走在行业前列的造车新势力们经历了考验也尝到了甜头。眼下传统车企已开启了追赶的步伐,加之各行业巨头们的纷纷入局,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的激烈竞争不可避免。对于目前的入局者而言,风险和机遇并存。
丰田掌门人丰田章男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汽车行业欢迎新进者,但一旦汽车制造出来,就要承受至少在40年内,来自于消费者和其他各种变化的考验。”
同时,丰田章男也向打算进军汽车产业的苹果公司发出提醒:“‘卖车’绝不仅仅只是用技术将车造出来这么简单。” 他表示,汽车行业不同于科技行业,造车不能一蹴而就。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