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汽车产业集体“拥抱变化”,此轮变化将触及产业核心

2021上海车展前夕,汽车行业风起云涌。

以“拥抱变化”为主题的今年车展,也正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阶段性的一次集体展示。不仅是智能化、数字化的高度融合,在碳中和的大命题下,绿色化、低碳化也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考量目标。多重挑战下,汽车产业的高质量、低排放的发展路径该如何实现?

 

全球汽车市场开启“脱碳”潮

“碳中和”对于汽车行业而言,无疑是能源革命、产业变革的加速器。2020年1月,欧盟将成员国新生产的乘用车碳排放上限从每公里130克下调到95克,政策推动下,各个汽车品牌纷纷提出了碳中和目标。

宝马集团承诺2030年实现单车二氧化碳较2019年至少降低三分之一;奥迪计划在205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奔驰计划2022年所有欧洲工厂实现碳中和,2039年实现全面碳中和。

同样,碳中和事业被列为我国十四五重点规划之一,自主汽车品牌也纷纷开始了“脱碳”进程。比亚迪宣布启动企业碳中和规划研究;长城汽车发布氢能战略,计划未来在氢能领域投入超30亿元,并在2021年推出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 一汽-大众提出了在2030年完成碳中和的目标;广汽集团刚刚发布动力电池及电芯自研的“中子星战略“等等;吉利汽车和腾讯携手探索建设碳中和开放平台,推动汽车全产业链的低碳排放等等……汽车产业的“脱碳”进程已经全面开启。

 

减碳路径值得深度探索研究

从汽车全生命周期来看,二氧化碳的排放涉及汽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链、生产制造、使用等。这也是下一步减碳工作的几个重点关注领域,包括汽车能源清洁化、汽车使用周期的低碳化以及生产和供应链绿色化。

电动车的市场增长从量变进入质变,但是电池产业相关问题仍需解决。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碳减排的最主要方式。在碳中和目标及“双积分”等政策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在车圈博得一席之地;东风岚图、广汽埃安等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纷纷亮相;恒驰汽车、智己汽车等车圈新玩家,包括刚刚宣布造车的小米,也都瞄准了新能源汽车赛道。和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在实现动力转化的过程中碳排放极少,但在我国以火电为主的电能供应模式下,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是个难题;另外,废弃电池回收处理技术不完善、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车的碳排放。

汽车使用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智慧交通网络将是高效低碳运行的基础。汽车使用周期的低碳化是相对较难掌控。因为这个环节,汽车已经到了消费者的手中,所以引导消费者树立低碳出行观念非常重要。完成这项工作,一方面需要汽车行业推动充电、换电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普及率,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另一方面,在车企用户运营的过程中,也应该通过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用户低碳出行。此外,缓解交通拥堵也是降低汽车使用周期碳排放的重要方式,而这有赖于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系统的发展。

生产和供应链环节减碳亟待数字化的工具体系。生产和供应链环节的碳排放,在汽车产业中占比不算高,但仍不能忽视。在生产环节中,提升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是有效的手段,2020年初,沃尔沃成都工厂通过百分百使用清洁电能,成为国内首个电能零排放汽车制造基地。从供应链减碳的角度来说,从产品设计阶段开始就要系统考虑原材料的选用、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碳排放造成的影响,力求尽可能少用或不用高碳排放的原材料。为此,建立碳消耗的计算和追踪体系,实现碳排放的数据透明化和可追溯化就变得非常重要。

 

总之,汽车产业的碳中和是个系统性的复杂工程。变化带来的不仅是挑战,也是科技的深度融合,创新的发展机遇。低碳化、绿色化发展不仅带来的是能效的升级,更重要的是,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体系化、系统化的升级。

4月20日,由腾讯联合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上海车展主题活动,“拥抱变化,拥抱绿色发展—— 碳中和驱动下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论坛将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举行,共同探讨碳中和愿景下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路径,敬请关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