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乘联会零售销量数据已公布, 1-6月国内狭义乘用车累计销量994.3万辆,同比增长28.9%。其中,新能源狭义乘用车1-6月累计销量100.7万辆,同比增长220.9%。由于去年疫情影响,汽车销量同比增长理所应当。但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似乎过于强劲,更印证了狭义乘用车市场全面转型新能源的风向。
从中国市场新能源乘用车1-6月销量排行中来看,8万以下和20万以上的车型销量更为可观,总体销量成“哑铃式”。TOP15中有13款中国品牌,涵括了微型车和中高端车型,中国“弯道超车”似乎并非夸夸而谈。我们不妨从微型车和中高端车三个方向来分析国产品牌的前景到底如何。
TOP15中,宏光MINI以绝对优势位居第一位,似乎再现了奇瑞QQ当年的盛况,成为了中国汽车转型的先行者。
但宏光MINI毕竟是微型车,领先近两倍的盛况也终将成为“昙花一现”。何出此言呢?这就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了。如今新能源汽车“蛮荒增长”的状态,是多亏了了国家扶持的。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给出了相对汽油车更多的指标,这极大促进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而价格较低的微型车更是得益于此。但国家似乎已经开始限制微型车上牌了,早在5月7号,有报道称,以后售价10万元以下,或车长4.6米以内的新能源车,都无法再申请上海免费的新能源“绿牌”。当地市场的微型电动车也因牌照问题“停售”了一个多月,以后可能会有更多的地区受到影响。想要让微型车撑起中国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量重担恐怕不切实际。
但值得让人肯定的是,1-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TOP15中,身为传统车企的比亚迪占五席。比亚迪汉EV更是以售出38664辆的好成绩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位列第四名。说现如今能撑起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中国品牌还得是比亚迪,毕竟相比造车新势力,比亚迪拥有更成熟的技术和体系,这并非是无的放矢。
比亚迪股份公司创立于1995年,以电池起家,在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比亚迪汽车也应运而生。而电池无异于新能源汽车的心脏,仅仅从此我们就能看出,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的。
具体到电池技术,比亚迪具备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产品已经覆盖消费类3C电池、动力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太阳能电池,以及储能电池等领域,并形成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目前,比亚迪是全球产能最大的碳酸贴里电池厂商。
小编曾有幸采访过比亚迪汉EV的车主。在对汽车有一定了解的情况下,他门选择比亚迪的一大原因就是电池安全性。在他门看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领域几乎是领军品牌,选择新能源汽车和比亚迪的原因,就是在仍在起步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中选择相对领先且有保障的品牌。
但毕竟国内竞争同样激烈,造车新势力对中端市场虎视眈眈,各大互联网巨头造车风波也接踵而至,作为传统车企的比亚迪想要完全转型还是面临着很大挑战的。
从TOP15中我们还能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中能与特斯拉高端车型同台竞争的似乎只有造车新势力了。虽自身技术与体系稍逊色于传统车企,但造车新势力也有它的优势。中低端品牌的传统车企若想出售高端车型会很大程度的受到由来已久的品牌定位制约。或许其并非没有能力生产高端车,但相似的价格消费者似乎会更倾向于选择豪华品牌。但造车新势力不同,不仅产品定位灵活,没有燃油车项目也可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当中。
而且造车新势力可以打造更加灵活多变的销售体系。目前传统汽车公司的销售体系多以4S店为主,并且已经运行多年。而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打造更加灵活多变的销售体系。同时,造车新势力也没有历史包袱,可以较为大胆地去尝试创新,这一点是十分顺应时代潮流的。一系列优势使造车新势力应运而生,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也将由其携手共创。
可不得不谈的是,在20万以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冠、亚军依旧被身属美国的特斯拉霸占,传统车企比亚迪和造车新势力还难以望其项背。而且,特斯拉Model3在2021年6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6515台,销量同比去年上涨10.4%。言论风波似乎并未对特斯拉的销量造成直接影响,甚至有些“触底反弹”。
这与我国消费者的传统观念不无关系,毕竟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头羊的特斯拉还是有着很强的品牌影响力的,特斯拉应当就是消费者心中新能源汽车的豪华品牌。
但时代在变迁,传统观念也在缓缓消退,认可国产、支持国产的人与日俱增,中国新能源汽车在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的共同努力下必定未来可期。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