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资讯 >

策略与产品并重 广汽集团的“智能绿色未来”

11月19日,第十九届广州国际车展正式拉开帷幕,针对这次“家门口”的车展,广汽集团携旗下广汽传祺、广汽埃安共同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发布了广汽GLASS“绿净计划”的具体目标和举措。在发布会之后的专访环节,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张跃赛、广汽研究院院长吴坚以及广汽埃安古惠南总经理等领对广汽集团未来的一系列策略做了更加详尽的解读。

策略与产品并重 广汽集团的“智能绿色未来”

Q:传统汽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有些什么自己的优势?广汽在技术引领上如何持续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冯兴亚:中国的汽车在新能源赛道上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第一,先发优势。新能源是国家战略,从中央政府到企业、到个人都在全面推进。我们走得早、起步得早。先发优势是我们自主品牌的重要优势之一。

另外,从我们的举国体制出发,举国体制要想干一件事情,从政府基础设施的建造、企业产品的推出,包括消费者使用环境和消费政策都会配套进去,这一点上面我们还是有很多优势的。

第三,电动车发展和智能化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对电动车的估值也好,消费者对电动车的追捧也好,其实除了电动车本身之外,智能化这部分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多。在智能化浪潮中,本土企业有更好的优势。我对未来的智能化,我的感觉是它会使未来的汽车市场产生格局化的划分。第一是区域化特色,第二是全球化竞争。

策略与产品并重 广汽集团的“智能绿色未来”

综合来讲,随着这几年在科技上的投入,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他们说是用市场换技术,却没有换来什么技术。其实我不太赞同这个说法。我们换来了很多技术,技术的种类不同。比如说要想换研发技术是比较难的,但是很多其他的技术还是能换。实际上这几年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自主品牌,完成了初步的积累,在技术研发队伍上、科技创新能力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科技的推动,再加市场本身的优势,推动了中国新一轮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发展。我跟他们开玩笑,现在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前几年一直下滑,从42%到39%,去年下滑到38%左右。今年猛增,每个月都增,最近是增到了45%、46%的样子。我认为这个趋势不是偶然的。到2025年自主品牌在比例上超越合资品牌,我觉得不是梦想,我是很有信心的,自主品牌在2025年超越合资品牌。

Q:在“新四化”背景下,广汽对于未来技术在战略上有哪些布局和思考?

吴坚:刚才冯总已经说了,集团对我们自主板块,尤其是自主研发的投入,这些年力度非常大,累计超过350多个亿。十几年来,而且在“十四五”期间还会加大投入,未来我们还有更大的目标,将在研发里面持续地投入。

策略与产品并重 广汽集团的“智能绿色未来”

至于在“新四化”方面,研究院还会持续在智能化、电动化以及低碳化等等这些方面持续发力。在智能化方面,今天我们发布了“星灵”电子电气架构这个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将会支撑我们未来所有的新能源车和节能汽车的发展。同时对自动驾驶和对高级辅助驾驶也有非常好的支撑。我们在减碳方面,今天上午冯总也给大家介绍了,我们零碳的清洁发动机以及我们正在路上跑的、已经在如祺出行上面搭载的氢燃料电池的示范运营车,这些技术也都是未来引导我们向“双碳”目标达成的技术手段。

Q:今年以来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传祺,包括我们影豹的年轻化、M8的高端化趋势还是很明显的,未来传祺发展的具体战略和规划?

张跃赛:这两年,作为广汽传祺的调整期,我们自己对产品结构、客户诉求、市场都进行了很多深刻的反省。这两年通过调整之后,一个是我们的产品越来越贴近客户。我们以前很多产品开发的时候觉得挺好,但是跟客户的需求、客户的诉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另外一个,从最近GS8的推出能够感受到大家对电动化、对混动有一种积极的拥抱,有这样一种观念。以前一说,大家想到其他的考虑,现在可以讲这方面发生了变化。对我们自己,我们要深刻去反省。第三个就是国家战略,“双碳”目标。基于这几个方面的考虑,传祺下一步的发展就是“混动化+智能化”。

今天冯总发布的集团的“双碳”目标,混动化也是“双碳”的一部分,我们自己要做的就是在全公司要建碳中和以及下一步工厂也要实现。工厂方面,今天古总在介绍的时候也说了,埃安先行,因为埃安之前在工厂方面有一些先决条件。传祺现在也在做,比如说员工停车场全部都采用太阳能,下一步我们自己在工厂内的一些物流、供应体系都要给大家灌输这种减少碳排放的思想。我们跟员工现在也在制定一些计划,比如让员工去种树,积极主动地在碳中和这些方面拿出一些措施,工厂是这样一个考虑。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产品。广汽传祺的下一步就是“智能化+混动化”,今天冯总已经讲得很清楚,吴院所在的研究院为下一步发展,在混动技术方面做了一些积蓄。混动下一步的平台化,一个是采用丰田THS技术,第二个是我们自己研发的GMC技术,这些都是比较成熟的,而且也是行业领先的。在混动这些方面,传祺一定要比其他国内的品牌会有先决条件。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很多,下一步就是市场的认可、对市场在这方面的充分把握,所以在产品混动化这方面,可以讲我们已经是全面规划,2030年我们所有的混动产品要超过60%。现在我们很多的产品,后续推出的这些产品要么就是HEV,要么就是PHEV。

再就是智能化 “星灵”架构也是下一步传祺要做的,我们要做“懂你的车”,传祺在“懂你的车”这方面也在加速发力。传祺在碳中和这方面已经有明确的规划,而且有具体实施行动的办法。在产品方面也是“混动化+智能化+年轻化”。

冯兴亚:我补充一下,刚才讲的碳中和这一块,其中我们现在搞的一项工作就是我们和广州碳交易所要联合开发,刚才我在上面讲的,就是消费者的碳账户。我们想能够尽早为我们的消费者开账户,形成减碳行动,减碳的结果能够产生交易,这里面有一套算法,我们正在推动这项工作。因为碳中和最大的压力不是来源于制造和汽车的前端,是后端消费者、占比79%,不把79%搞定是很难解决的。那79%的人,你也不能强迫他,你只能通过减碳,有收益,既是有社会责任,同时又有经济价值,引导他的减碳行动。如果我们下一步能够真正实现交易,对全中国整个行业都是一种极大的推动。

Q:集团领导多次讲到明年埃安的产量达到40万,刚才的发布会上,也提到了电芯明年要实现自主生产,我想请问一下咱们这个的背后是怎么考虑的,是出于怎么样的战略?

古惠南:广汽的产能建设战略方针是“小投入、快产出、滚动发展”。我们一工厂当时的产能是10万,厂房是20万,今年我们实际上产能的利用率已经超过130%,10万的产能要到干到13万以上。现在正在产能扩建,到明年2月份的时候,利用春节假期,明年就有完整的20万的产能。但是我们现在的订单,实际上每个月维持在24000以上,放开订单还可以更多,也就是说,我的产能就算明年的20万也可能是个满负荷。因此我们请示了集团,提前启动了我们二工厂的建设,争取明年底、后年初我们就会建成二工厂。到2023年的时候,我们将会有一个20万产能的工厂。但是这个扩能主要是基于市场的需求。

另外是埃安自身打下的坚实基础。广汽集团在2015年-2016年就开始谋划“新四化”的产业布局,这个在全球是比较早的,我们投资450亿打造了占地约7500亩的广汽智联新能源产业园。最早埃安进去投产是2019年,现在从发展来看,这个布局是正确的,而且走在行业前面的。广汽研究院在这几年打下的ICV+EV(智能化+电动化)技术基础,已经为我们快速腾飞打下了很好的布局基础,所以接下来这一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埃安希望能够抓住。

第二个,你提到电芯的问题。广汽在EV、ICV,也就是电动化、智能网联这两个赛道上,我们将会两条腿走路。第一,会坚持对外的合作,跟国内、国际的行业巨头合作。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始终会抓住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我们首个海绵硅负极片电池技术就搭载在埃安AION LX上,明年1月份会投放市场,达到1000公里。能把EV(纯电动)做到1000公里真正量产,我们在全球是首家,研发具备了这个产业化的基础,这个时候我们安排来量产。

策略与产品并重 广汽集团的“智能绿色未来”

Q:全新电子电器架构 “星灵”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会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未来的应用规划是什么样的?

吴坚:今天我们正式发布了“星灵”电子电气架构,是广汽自主品牌面向未来的下一代电子电气架构,这个电子电气架构首先是由3个计算机,再加上我们有很多的区域控制器,共同来组网,组成了我们的强大计算机网。刚才您提到了我们跟别人家的电子电气架构有什么不同?我们最大不同的是云车一体的电子电气架构,这个是我们自认为目前在整个汽车行业应该是第一个提出这样的概念,第一个敢于去挑战车云一体架构理念的公司。

它的好处不言而喻了,因为它是由3个计算机群来构成整个电子电气架构。大家都在提软件定义汽车,听起来非常宏大、非常漂亮、非常好开,但是怎么才能够实现软件定义汽车呢?首先我们的硬件要先行。就像我们在用的计算机一样的,你可以用Windows,但是你的计算机只有奔腾4,我相信是很难支撑起Windows 10这样的操作系统,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很强大的硬件基础,这个硬件基础就是我们今天发布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它的算力比上一代的2.5,在算力方面要提高50倍,我们会用高算力的自主可控的芯片,包括国产的芯片,会在“星灵”架构里面优先搭载,以确保未来在核心技术上不受约束。

另外,在自动驾驶方面,除了我们用了一些可控芯片之外,我们还在努力拓展,包括跟国外非常著名的芯片企业共同在开发一些人工智能的芯片,来支撑我们人工智能的算法。因此未来大家可能会看到,我们在自动驾驶方面,我们会有自己的一些专有人工智能算法基础的解决方案。在算力方面,刚才我说了,会比现在至少有几十倍、甚至100倍的提升。因此会对我们后续的无论是埃安的产品、还是传祺的产品,以及我们对外输出到合资品牌这样一些产品,都会大幅度地提升它的产品力。

尤其是大家比较关注软件定义汽车,让我们拉近了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原来我们对用户的需求、对用户的喜好、对用户的行为等等,我们完全是两眼一抹黑的。有了新的电子电气架构,用户不仅仅是使用方,他可以去定制。比方说我今天上午出门,我需要干些什么?只要我们在电子电气架构上有足够的冗余,我们的用户可以进行很多的自定义,可以直接在这个架构里面参与到包括APP定制等等的功能,因此才能够真正地实现,其实我不愿意叫“软件定义汽车”,我更愿意叫“用户定义汽车”。这个需求是来自于用户的,通过软件的手段在我们车上实现。

因此,有了“星灵”架构以后,我们就能把人、用户与车、主机厂拉通,形成在一个DIY的生态里面。

Q:怎么和现在的ADiGO进行融合呢?

吴坚:ADiGO是在“星灵”架构基础上的应用,它还会不断持续迭代。今天我们这个是硬件技术,如果没有硬件预埋,软件定义汽车就是骗人的,空中楼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